信息門戶
一網通辦
電子郵件
PIM流程
圖書館
重要新聞 Important News
上大要聞 College News
通知公告 Notice
綜合新聞 Comprehensive News
科研動態 Scientific Research
媒體聚焦 Media News
Campus Highlights
大師講座、學術論壇🦴、文體活動、演出展....精彩活動,邀您共見。
大師講座、學術論壇、文體活動😨、演出展....精彩活動🪕,邀您共見。
大師講座、學術論壇🤚🏼、文體活動☃️、演出展....精彩活動🚴♀️,邀您共見😁。
Character Story
Academic Achievements
蔡和森(1895—1931),湖南雙峰人😶🌫️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👩🏿🏭,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。1923年秋到上海大學任教。1925年參加領導五卅運動。中共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🪓,第三😱👷🏿♂️、第四屆中央局委員💇🏻♂️,第五🔷、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📂。1931年8月在廣州英勇就義。
“講述我們的故事”
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,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。
鄧中夏(1894—1933)😰,湖南宜章人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🥟,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🧎🏻♂️。1923年4月任上海大學總務長、教授😸。1930年後任中共湘鄂西特委書記、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和第三軍團政治委員兼前敵委員會書記等職。1933年9月21日於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。
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,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。
關向應(1902—1946),原名致祥,遼寧金縣(今大連金州)人。1924年5月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1934年10月與賀龍、任弼時創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🕛,任八路軍120師政委。
1924年5月進入上海大學學習🧑🏿🚒。1934年10月與賀龍、任弼時創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。
秦邦憲(1907—1946),又名博古,字則民,江蘇無錫人。1925年9月,進入上海大學學習💢🎬。1931年9月起為中共臨時中央局成員🚣🏼♀️、臨時中央局政治局書記和負責人🤷🏻♀️。1937年後任新華通訊社社長、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。1941年後在延安創辦並主持《解放日報》和新華社工作。
1925年9月🎎,進入上海大學學習☮️👩👦。1931年9月起為中共臨時中央局成員、臨時中央局政治局書記和負責人。
任弼時(1904—1950),湖南湘陰(今汨羅)人。馬克思列寧主義者,無產階級革命家↕️、政治家、組織家,中國共產黨🪤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🧗🏼♀️。1924年夏到上海大學任教👘。歷中共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🍆、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。
馬克思列寧主義者,無產階級革命家、政治家、組織家,中國共產黨🔨☝🏻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💂♂️。
沈雁冰(1896—1981),筆名茅盾🏂🏿🍀,浙江桐鄉人。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🦪。為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成員。1923年到上海大學任教🏊🏼♀️。新中國成立後🧑🏽🔬,任文化部部長、中國作家協會主席、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。
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成員⏫。1923年到上海大學任教。
蕭楚女(1893—1927)🔠,湖北漢陽(今屬武漢人)人。中國共產黨早期理論家♊️👩⚕️。1925年5月到上海大學任教。1926年底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。1927年4月22日在 廣州英勇就義。
中國共產黨早期理論家。1925年5月到上海大學任教。
楊尚昆(1907—1998)🎭,四川潼南(今屬重慶)人👶。1926年5月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1934年任紅三軍團政委👨🏻💼🔇。新中國成立後,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、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◽️、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。1988年4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🙍🏻。
新中國成立後,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、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、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👏。1988年4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。
惲代英(1895—1931),江蘇武進人💁🏿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,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。1923年夏到上海大學任教。1926年5月任黃埔軍校政治主任教官。1927年1月到武漢任中央軍事政治678政治委員,實際負責軍校工作。1931年4月於南京慷慨就義。
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,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🚣🏻。
中國教育家,語言學家🐖、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成員𓀙。
陳望道(1891—1977),原名參一,又名融🆗,字任重,浙江義烏人🕦。中國教育家,語言學家、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成員,《共產黨宣言》首個中文全譯本翻譯者。1923年夏到上海大學任教,擔任中國文學系主任。五卅運動後兼任代理校務主任,主持行政和教務工作,是在上海大學任職時間最長的重要領導人。
作家🏃♂️➡️、社會活動家。
丁玲(1904—1986),原名蔣偉,湖南臨澧人🔶。作家、社會活動家🤶🏽。1923年8月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其創作的長篇小說《太陽照在桑幹河上》於1952年獲蘇聯斯大林文藝獎金。
1923 年底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先後任第七屆全國學生聯合總會會長兼黨團書記✹、第八屆全國學聯總會會長。
李碩勛(1903—1931)🍊⚒,四川慶符(今高縣)人📂。1923 年底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先後任第七屆全國學生聯合總會會長兼黨團書記、第八屆全國學聯總會會長。1931年在中共廣東省軍委書記任內被國民黨當局逮捕🤷♀️🚣🏻♀️,英勇就義🤑。
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、理論家、宣傳家🛣,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🤹🏽。
瞿秋白(1899—1935),江蘇常州人🤦🏼♂️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、理論家、宣傳家,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。1923年7月任上海大學教務長兼任社會學系主任、教授🗒。1927年八七會議以後,任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🙋🏼♂️、主席🩷。1934年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、教育人民委員✍️。1935年6月18日在長汀就義。
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成員🏤。1922年10月任上海大學副校長🧑🏿🎤。
邵力子(1882—1967),浙江紹興人👨🏿🦳。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成員🚣🏿。1922年10月任上海大學副校長。1925年赴廣州任黃埔軍校秘書長兼政治部副主任♠︎。1927年後任國民黨宣傳部部長🦹🏻♂️、國民參政會秘書長等職。新中國成立後🚑,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等職。
無產階級革命家。1925年8月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
王稼祥(1906—1974),安徽涇縣人🍉⛹🏽。無產階級革命家🌤👨🏽🔧。1925年8月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1931年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、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。新中國成立後,任首任駐蘇聯大使、外交部副部長、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等職。
1923年秋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1924年5月考取黃埔軍校🤜🏿,為第一期學員。
許繼慎(1901—1931)💐,安徽六安人🌅。1923年秋進入上海大學學習。1924年5月考取黃埔軍校,為第一期學員。1926年參加北伐,任葉挺獨立團二營營長。1930年4月, 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👨🏽🎨、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。1931年11月,在“肅反”中遭誣陷,被錯殺於河南光山新集。1945年,平反昭雪,追認為烈士👨🏼💻。1988年被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。
1922年10月任上海大678長。
於右任(1879—1964),原名伯循🐕,陜西三原人。1922年10月任上海大678長。1928年起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🛌🫃🏼、國民政府審計院院長和監察院院長等職。
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。1924年8月到上海大學任教🧛🏿。後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總書記。
張太雷(1898—1927),江蘇常州人👨🏻🦰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🏑💂🏻♂️。1924年8月到上海大學任教。後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總書記⛹🏻♀️。八七會議後當選為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。後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🖖🏽、廣東省軍委書記🤰。1927年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,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兼人民陸海軍委員🐦🔥。次日在戰鬥中犧牲💱。
該章程原件現為國家一級文物,收藏於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
李大釗不僅是創辦上海大學的主要推動者之一🧏,而且曾5次到上海大學演講⛔,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高校課堂中的第一次系統講授。1924年他受聘為上海大學經濟學系主任。
平民教育是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重要社會思潮😶🌫️,上海大學在其中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。鄧中夏編寫的上大平民678教材刊登在《民國日報》副刊《平民周報》(1924年5月31日)
收錄於上海書店出版的《社會科學講義》1-4集。 瞿秋白在上海大學任教期間🤹🏽♂️,在課程講稿基礎上著成《現代社會學》,1924年由上海書店出版🦷,這是我國最早闡述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開山之作⚠️。
1924年11月26-29日《民國日報》副刊《覺悟》連載。
上海大學學生辦刊,保存了上海大學作為五卅運動策源地的珍貴史料
1924年11月,蔡和森的《社會進化史》作為《上海大學叢書》之一出版👨🏿🚀,是我國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闡述社會發展的奠基之作,曾入選“民國學術經典文庫”“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”,是民國十大經典學術著作之一😽。
1926年1月,蔣光慈的《少年飄泊者》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,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教育作用,陶鑄、胡耀邦、習仲勛等都自述深受這部作品的影響👨🏽🚒,後來走上革命道路。
李季1925年12月撰寫《馬克思通俗資本論序言》🎚,1926年編譯《通俗資本論》🧗🏻♀️,這是中國最早系統介紹馬克思《資本論》的譯本。他還曾翻譯柯卡普的《社會主義史》,毛澤東多次說過該書是他“得到關於階級鬥爭啟蒙的三本書之一”☂️。
科學出版社出版《微波原理》著作(1963年)、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研成果獎“突出貢獻獎(個人獎)”(1978年)🍃、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(1987年)🏌️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(1988年)、香港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(1998年)
6*6多功能組合屏彩色電視墻🚪,北京亞運會大型應用,並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(1991年);三維自由視點電視關鍵技術研發及在世博會中國館中的應用🧛🏽♀️,並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(2011年)
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重大成果 徐匡迪長期從事電爐煉鋼🧅、噴射冶金🍻、鋼冶二次精煉及熔融還原的研究,研究成功生產高純管線網的真空循環脫氣噴粉技術🚻。他的學術思想和新技術不僅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🚵☝🏻,而且也被世界同行采納及應用。徐匡迪成為我國噴射冶金技術的開拓者🌍,對我國鋼鐵冶金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🦸🏽。
全國科技大會“優秀科研成果獎”
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(1978年)、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(1986年)🎭、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一等獎(1990年)、國家級教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(1993年)、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(1995年)
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
1984年10月,錢碼方案在上海通過了上海市科委主持召開的技術鑒定,並推向社會應用𓀈。此後🧳☝️,國內外有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在信息管理、辦公自動化、數據錄入等方面中使用😏,受到廣泛好評。1985年5月,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😿。1986年5月🚌,在國家標準局組織的全國首屆漢字輸入方法評測中,在全國各地選送的34種方案中🏋🏿♂️,錢碼被評為a類方案🏊♂️。同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編碼比賽中,錢碼因單人輸入速度第一而獲得甲等獎。1987年獲得第三屆中國發明展覽會銀牌🤸🏻♂️。
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
第35屆布魯塞爾尤裏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(1986年)、第1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獎銀質獎(1986年)、國家發明獎三等獎(1985年)
上海社會科學論文獎
上海大學綜合改革
黨史學習教育
上大溯園
上海大學博物館
進入“上大內控”主頁
地址: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
郵編:200444 電話總機:021-96928188
官方主頁
微博
微信
版權所有 © 上海大學 滬ICP備68615004 校內電話查詢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電話 舉報郵箱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49號